雨量水位监测站,也称为水位雨量监测仪或水位雨量监测系统,主要用于实时测量和记录降雨量与水位变化。它能够实时监测水位、流量、降雨量等参数,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,帮助农民了解农田的水分状况,合理安排灌溉计划。
雨量水位监测站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。当雨水降落到雨量传感器上时,传感器会根据雨水的重量或体积产生相应的电信号。同样,水位传感器也会根据水位高度的变化产生电信号。这些电信号经过数据采集器的处理和分析后,被转换为可读的数据信息,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或用户终端。
雨量水位监测站其主要特点如下:
1、自动化与无人值守
特点:系统能够自动采集、存储、处理和传输数据,无需人工现场值守。
优势:
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。
实现全天候(24/7)连续监测,数据连续性好。
特别适用于偏远、危险或难以到达的区域(如高山、水库大坝、河道险段)。
2、实时性与远程监控
特点:通过GPRS/4G/NB-IoT/LoRa/北斗等无线通信网络,将监测数据实时或准实时地传输到中心监控平台。
优势:
管理人员可在办公室、手机APP上实时掌握现场雨情、水情。
为洪水预报、水库调度、城市内涝预警提供及时、准确的数据支持,争取宝贵的应急响应时间。
3、高可靠性与稳定性
特点:专为恶劣户外环境设计。
设计:
防护等级高:设备机箱通常达到IP65或IP68防护等级,防水、防尘、防潮。
宽温工作:能在**-20°C至+70°C**(甚至更宽)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,适应严寒与酷暑。
抗干扰:具备防雷击(电源和信号端口加装SPD)、防电磁干扰设计。
电源可靠:普遍采用太阳能+蓄电池供电模式,即使在阴雨天也能持续工作数天至数周,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。
4、多功能集成
特点:一个监测站可集成多种传感器,实现“一站多能”。
常见集成:
核心:翻斗式雨量计+水位计(压力式、超声波、雷达式)。
扩展:可选配气温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、水质(pH、电导率、浊度)、流量等传感器。
优势:提供更全面的环境数据,满足综合监测需求。
5、智能报警与预警功能
特点:系统可预设多级报警阈值(如蓝色、黄色、橙色、红色预警)。
功能:当监测数据(如水位、雨强、累计雨量)超过设定阈值时,系统能自动触发报警。
报警方式:通过短信、电话、APP推送、平台声光提示等方式,第一时间通知相关责任人。
优势:实现“事前预警”,是防灾减灾的“第一道防线”。
6、低功耗设计
特点:数据采集器、传感器和通信模块均采用低功耗设计。
优势:
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充电,延长蓄电池续航时间。
减少维护频率(如更换电池)。
适合在无市电的偏远地区长期部署。
7、安装维护简便
特点:模块化设计,结构紧凑。
优势:
安装相对快速、简单,可快速布设。
维护方便,主要部件(如雨量计、水位计)易于拆卸和清洁。
部分设备支持远程配置和诊断,减少现场维护次数。
8、数据存储与管理
特点:数据采集器内置存储器,可存储数月甚至数年的历史数据。
优势:
在通信中断时,数据不会丢失,待通信恢复后可自动补传。
中心平台对数据进行集中存储、管理、分析和可视化(生成报表、曲线图、等值线图)。
9、可扩展性与兼容性
特点:系统设计开放,通信协议(如MQTT、HTTP、Modbus)标准化。
优势:
易于接入不同的监控平台或上级防汛指挥系统。
可根据需求灵活增加或更换传感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