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量水位监测站,也称为水位雨量监测仪或水位雨量监测系统,主要用于实时测量和记录降雨量与水位变化。它能够实时监测水位、流量、降雨量等参数,为防汛决策提供科学依据,帮助农民了解农田的水分状况,合理安排灌溉计划。
雨量水位监测站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。当雨水降落到雨量传感器上时,传感器会根据雨水的重量或体积产生相应的电信号。同样,水位传感器也会根据水位高度的变化产生电信号。这些电信号经过数据采集器的处理和分析后,被转换为可读的数据信息,并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或用户终端。
雨量水位监测站的安装与初始设置(s次使用或更换站点):
1、选址与安装:
雨量计:选择开阔、无遮挡(远离树木、建筑物)的地点,安装在稳固的支架上,确保承雨口水平且距地面一定高度(通常0.7米以上),防止溅水影响。
水位计:
压力式:将传感器探头固定在水下预定位置(需知基准点高程),确保透气电缆畅通(用于补偿大气压)。
超声波/雷达式:安装在水面上方固定支架上,确保测量波束垂直对准水面,且测量路径无障碍物(如漂浮物、水草)。
数据采集器(RTU/DTU)与太阳能板:安装在防水机箱内,固定在立杆上。太阳能板朝向正南(北半球),倾角与当地纬度相近,确保充足光照。
2、连接设备:
将雨量计、水位计的信号线正确接入数据采集器的对应端口。
连接太阳能充电控制器、蓄电池和太阳能板,确保极性正确。
如有GPRS/4G/NB-IoT通信模块,插入SIM卡并确保信号良好。
3、参数设置与配置:
使用配置软件(电脑或手机APP)通过串口、蓝牙或无线方式连接数据采集器。
设置基本参数:
设备ID(站点编号)。
通信参数(APN、服务器IP地址、端口号)。
采集频率(如每5分钟采集一次,每10分钟上报一次)。
雨量计脉冲当量(如0.2mm/翻斗)。
水位计类型、量程、零点偏移(Offset)或基准高程。
设置报警阈值(可选):设定水位或雨量的预警、警戒、保证水位,用于触发短信/电话报警。
校准:进行现场校准,如用水准仪核实水位计零点,用标准量杯验证雨量计精度。
4、通电测试:
开启电源,检查各设备(雨量计、水位计、采集器、通信模块)是否正常启动。
模拟降雨(如倒水入雨量计)或改变水位,观察采集器是否能正确读取数据。
确认数据能成功发送到监控中心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