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NSS位移监测站通过接收多系统卫星信号,结合差分定位技术,实时计算监测点的三维坐标(经度、纬度、高程),并通过连续观测坐标变化,准确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移情况。其核心功能包括:
毫米级精度监测:水平精度通常达毫米级,高程精度达亚毫米级或毫米级,满足地质灾害预警、工程结构安全监测等高精度需求。
实时数据传输:支持4G、以太网等将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控平台,实现远程在线监测与异常报警。
自动化运行:集成数据采集、处理、传输功能,无需人工干预,降低劳动强度与人为误差。
多场景适应性:采用高强度、耐腐蚀材料(如不锈钢、铝合金)及IP67防护等级设计,可在高温、低温、高湿、低气压等恶劣环境下稳定运行。
GNSS位移监测站的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:
误差修正
系统性误差:通过基准站与监测站的差分定位(如 RTK、静态相对定位)消除电离层延迟、对流层折射、卫星钟差等误差,必要时引入气象数据(温度、湿度、气压)优化对流层修正模型。
多路径效应抑制:采用扼流圈天线(减少地面反射信号)、选择开阔地形安装,并通过数据处理算法(如小波分析)剔除异常值,降低多路径误差(可导致厘米级偏差)。
数据校验与阈值设定
定期校准:通过已知坐标的控制点对监测站进行校准,验证定位精度,每年至少 1 次;若设备搬迁或维修后,需重新校准。
预警阈值:根据监测目标的安全等级设定合理的位移阈值,避免误报或漏报。
销售热线
扫码加微信
移动端浏览